在新中国开国将领的珍贵合影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有趣的排位现象:资历深厚的老将军们通常都会站在照片的中央位置。1980年汇盈配资,时任总参谋长的杨得志上将和第一副总参谋长杨勇上将前往兰州军区视察时,与军区领导们留下了一张特别的合影。令人好奇的是,在这张照片中,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肖华上将却站在了最中间的C位。
这张珍贵的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兰州军区副参谋长罗洪标少将、副司令员陈康中将、司令员杜义德中将、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军区第一政委肖华上将、第一副总参谋长杨勇上将、军区第二政委宋平,以及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同志。
从军衔和职务来看,这张合影的排位确实耐人寻味。按照常规,作为总参谋部首长的杨得志和杨勇理应居中,但肖华将军能够站在C位,自然有其特殊原因。这位开国上将有着非同寻常的军旅生涯——1955年授衔时,年仅39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
展开剩余59%肖华将军的革命经历堪称传奇。1929年汇盈配资,年仅12岁的他就参加了革命队伍,1930年正式参加红军时只有14岁。虽然年纪小,但他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快就在部队政治工作中崭露头角。1933年,17岁的肖华就担任了师政委一职,而当时杨得志、杨勇在红1军团和红3军团还只是团级干部。
在随后的革命岁月里,肖华先后担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委、一师政委等重要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115师政治部副主任、343旅政委,而杨得志和杨勇当时分别是343旅685团团长和686团副团长,肖华曾一度担任过他们的上级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三位将军分赴不同战区:杨得志在晋察冀军区,杨勇在晋冀鲁豫军区,肖华则在东北战场。新中国成立后,肖华长期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等要职,而杨勇、杨得志则主要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总政治部作为军队三总部之一,主管全军政治思想工作和干部任免,其职能与大军区有着本质区别。
1980年合影时,虽然杨得志和杨勇分别担任总参谋长和第一副总参谋长,是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但在肖华这位曾经的上级面前,由他居中合影可谓实至名归。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几位开国将领的重要会面,更折射出我军将领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革命情谊。
发布于:天津市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