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阳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创客空间
几名青年正围着直播设备调试镜头
准备为当地的优质农特产品
开启新一场“云端”推介
隔壁的洽谈室里
高校专家与镇村干部正为
一个文旅融合项目的落地细节热烈讨论
……
这是丰阳镇人才驿站日常运转的一幕
也是该镇以人才为笔
浓墨重彩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缩影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
丰阳镇紧扣“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
将镇级人才驿站作为
引才、育才、用才的关键枢纽
以体系化布局、精准化服务、实效化引领
的“三化”协同创新
着力破解
“引才动力乏、育才能力弱、用才效益低”的困境
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
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注入了强劲动能 云沪深配资
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
1个镇级人才驿站总站
2个企业站点
16个村级服务点
举办各类人才活动154场
覆盖3600人次
推动27支高校突击队
320余名师生下沉一线
通过校地合作推动产才融合项目19个
获7项国家级、30余项省级荣誉
……
一组组亮眼数据
彰显丰阳镇人才工作显著成效
丰阳镇深化校地合作,引入中大师生团队前来赋能。图为中大学子在丰阳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进行助农直播。
丰阳开展“雁归”大学生电商培训。
丰阳镇累计培育直播能手40余人、丰阳优品店长500名和“爱心助农使者”3450人,带动电商创业青年15名,辐射农户500户。
织密服务网络
构筑人才“强磁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首先要有坚实的阵地和完善的服务网络。”丰阳镇党委书记陈颖航介绍,该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体系化思维擘画人才服务矩阵,为各类人才在丰阳创新创业搭建广阔舞台。
通过整合资源、共建阵地、协同发力,丰阳镇探索建立“1+2+N”全域覆盖网络体系,着力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起全域覆盖、功能互补的服务矩阵。
做强“1”个总站中枢。高标准建设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集成办公、会议、洽谈、展示、休闲等多功能,引入专业团队运营,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统筹人才资源,负责引育对接、跟踪服务、政策咨询、创业孵化及活动策划。如承接清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搭建两地青年交流合作桥梁,并创新实施“导师+片长”帮带制,通过分区帮带、跨区联动,提升各站点人才工作专业水平,确保总站“龙头”高昂。
做实“2”个企业站点。联合镇属电商中心和圩镇客厅建站,推行合署办公、服务联动,共享直播设施与创客空间等资源,差异化提供人才服务。如为电商从业者提供直播实训、选品对接等专项支持,形成“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有效降低创业成本,提升服务效能,让企业站点成为人才服务的“生力军”。
做优“N”个服务末梢。整合镇村阵地资源,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镇党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连州工作站)、大富头“共富坊”(农家书屋)、畔水渔晟园和新立蔬菜种植基地设立人才服务点,延伸政策宣传、技能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触角。
如今,丰阳镇“1+2+N”的全域覆盖网络体系渗透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实现了阵地多元化、功能集成化、覆盖广泛化,为各类人才扎根丰阳、建功乡村提供了坚实支撑,构筑起一个强大的人才“强磁场”。
优化发展生态
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引才是基础,留才是关键。丰阳镇深谙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精度,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陈颖航介绍,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丰阳镇推行“线上+线下”双轨运行,优化服务供给,拓展服务内涵,提升人才获得感与满意度,打造需求导向、便捷高效的发展生态。
畅通线上服务渠道。建立交流群,定期推送活动通知、政策岗位及培训资讯,运用线上问卷精准掌握人才返乡问题、需求与建议,作为优化服务的重要依据。关注青年“网言网语”中的情感表达,及时回应关切、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政治引领,让线上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成为人才的“云管家”。
夯实线下服务载体。依托“1+2+N”实体阵地,打造多元服务空间。创设“研学客厅”,常态化开展“创业沙龙”“政企研学”“技能实操”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经验,引导人才积极建言献策;开设“服务专窗”,聚焦技能培训、创业辅导、就业指导、岗位对接、项目申报等15项服务,提供“一站式”办理,实行“分类处置、限时办理、全程跟踪、代办帮办”机制,今年以来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活动7场,为25人次提供就业引导和职业指导;设立“创业工坊”,共享“四色丰阳”电商中心设施,为电商初创团队与从业人才提供低成本、专业化的办公场所、直播设备及“一对一”创业指导。
线上“键对键”的精准对接与线下“面对面”的贴心服务相结合,丰阳镇以“绣花”功夫织密人才服务网,不仅解决了人才的“急难愁盼”,更让人才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目前,该镇累计培育直播能手40余人、丰阳优品店长500名和“爱心助农使者”3450人,其中带动电商创业青年15名,辐射农户500户,助力增收25万余元,形成“培育一人、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正是精准化服务结出的硕果。
激活内生动力
书写才尽其用“新篇章”
人才的价值在于创造,引才育才的最终目的是用好用活人才,激发其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让人才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丰阳镇坚持实效化引领,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各显其能、各尽其才。
聚焦农业和文旅产业,丰阳镇坚持柔性引用,深化校地合作,引入中大师生团队,建立“人才智库”链接高校先进的理念、技术和重点项目,以“乡镇出题、高校解题、协同共建”模式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联合高校实践队伍持续推进“三乡”行动(智脑下乡、青年返乡、人才兴乡),通过项目实践、课题调研、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智力资源下沉,激发才聚业兴、反哺乡村的内生动力。
聚焦数字赋能,以智脑解难题。针对农产品推广难、运维成本高问题,运用大模型、人工智能、语音驱动等技术,开发“不打烊的圩市”程序,打造数字人“黄小伟”形象开展助农直播,线上不间断推介大富头马蹄、丝苗米等“丰阳优品”,在降低成本与运营门槛的同时,助力上线当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让“数字活水”精准滴灌农业发展。
聚焦文旅融合,以文化塑品牌。围绕“四色丰阳”红色文旅定位,开展“寻迹丰阳”文化溯源调研,深入挖掘古驿道、南岭茶、红色文化、革命建设及民族文化等五大资源,推进“红色定向越野”项目,串联古驿道、兵工厂遗址、梁家水革命烈士陵园等地标,策划“重走古驿道”“茶园研学营”“红色丰阳行”等主题线路,并融入赤红“丰”雪剧本红色卡牌游戏,增强趣味性和沉浸感,打造独特文化IP,年接待游客已超5万人次,让沉睡的文化资源变成了发展的“金钥匙”。
通过实效化引领,丰阳让人才的智慧与乡村的需求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了“才尽其用、用当其时”。截至目前,已通过校地合作推动产才融合项目19个,获7项国家级、30余项省级荣誉,其中“‘连’动未来”实践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展现了人才与基层的“双向奔赴”新景象,为丰阳镇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通讯员 王经纶 吴嘉涛
编辑:林伟杰 云沪深配资
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